香,灵动高贵而又朴实无华;玄妙深邃而又平易近人。它陪伴着中华民族的历代英贤走过了五千年的沧桑风雨,走出了华夏文明光耀世界的灿烂历程。它启迪英才大德的灵感,濡养仁人志士的身心,架通人天智慧的金桥,对中国人文精神的孕育与哲学思想的形成都是重要的催化与促进。
人类对香的喜好,乃是与生俱来的天性,有如蝶之恋花,木之向阳。如孟子所言:“香为性性之所欲,不可得而长寿”。香,在馨悦之中调动心智的灵性,于有形无形之间调息、通鼻、开窍、调和身心,妙用无穷。正是由于深谙此理,历代的帝王将相、文人墨客才竞皆惜香如金、爱香成癖。
北宋陳與義的《焚香》
明窗延靜書,默坐消塵緣。
即將無限意,寓此一炷煙。
當時戒定慧,妙供均人天。
我豈不清友,于今心醒然。
爐香裊孤碧,云縷霏數千。
悠然凌空去,縹緲隨風還。
世事有過現,熏性無變遷。
應是水中月,波定還自圓。
罗隐的《香》
沈水良材食柏珍,博山麓暖欲楼春;
怜君亦是无端物,贪作馨香忘却身。
魏文帝曹丕的《迷迭香赋》
播西都之丽草兮,应青春之凝晖;
流翠叶于纤柯兮,结微根于丹墀;
方暮秋之幽兰兮,丽昆仑之英芝;
信繁华之速逝兮,弗见凋于严霜;
既经时而收采兮,逐幽兰以增芳;
去枝叶而寺御兮,入销谷之雾裳;
附玉体以行止兮,顺微风而舒光。
王维的《谒璇上人》
少年不足言,识道年已长。事往安可悔,馀生幸能养。
誓从断臂血,不复婴世网。浮名寄缨佩,空性无羁鞅。
夙承大导师,焚香此瞻仰。颓然居一室,覆载纷万象。
高柳早莺啼,长廊春雨响。床下阮家屐,窗前筇竹杖。
方将见身云,陋彼示天壤。一心在法要,愿以无生奖。
杨庭秀的《焚香诗》
琢瓷作鼎碧于水,削银为叶轻似纸;
不文不武火力匀,闭阁下帘风不起。
诗人自炷古龙涎,但今有香不见烟;
素馨欲开茉莉折,底处龙涎示旃檀。
平生饱食山林味,不柰此香殊妩媚;
呼儿急取蒸木犀,却作书生真富贵。
苏轼的《和鲁直韵》
四句烧香偈子,随风遍满东南;
不是文思所及,且令鼻观先参。
万卷明窗小字,眼花只有斓斑;
一炷香消火冷,半生身老心闲。
朱熹的《香界》
幽兴年来莫与同,滋兰聊欲洗光风;
真成佛国香云界,不数淮山桂树丛。
花气无边熏欲醉,灵芬一点静还通;
何须楚客纫秋佩,坐卧经行向此中。